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文檔 > 教案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4-06-13 20:55:44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5篇)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四則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3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閉莆彰揮欣ê諾牧講交旌顯慫愕腦慫闥承潁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2比醚生經歷探索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兩步混合運算(兩級)與同級兩步運算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3痹詡撲闃信嘌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繃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難點】

含有兩級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教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播放課件)同學們,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請看:都有哪些商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呢?學生觀察,并說出貨架上的商品名稱和價格。

1苯淌Γ盒∶鰲⑿『旌托∏浚他們各買一個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錢呢?(文具盒每個7元)學生列式計算后,指名匯報,教師板書:7+7+7=21(元)或7×3=21(元)

2崩罾鮮σ怖吹繳痰輳要為學校買4個籃球和1個足球,需要多少錢呢?還能用一步計算出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步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解決問題

1毖生獨立列式解答。

2幣導學生匯報

教師板書: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教師:誰來說—說,他們是先算的什么呢?

學生1:他們都是先算的買4個籃球要多少錢。

學生2:他們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師:兩位同學都說得很好。像這樣,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計算時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嘗試練習

教師:你知道下面兩題分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嗎?90×11-900585÷9+15指名學生說,同桌互相說一說。

教師:能正確算出答案嗎?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4保繼續(xù)播放課件)小青他們要為班上買13個同樣的文具盒作為獎品,付給售貨員阿姨100元,應找回多少錢呢?

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先算什么呢?

學生:先算出買13個同樣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錢。

教師:你知道怎么算買13個文具盒的錢嗎?

學生:7×13

教師:能列出一個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錢嗎?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然后匯報。教師板書:100-7×13=100-91=9(元)教師:誰能說說這個算式,在計算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教師:這兩道題又該先算什么呢?說給同桌聽一聽。52+12×4110-117÷9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運算?計算時是先算的什么?

學生:有加法、減法,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減法。教師:誰能小結一下,像這樣的算式,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請同桌相互說說。指名學生說。

教師小結: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5苯淌Γ合胍幌耄說一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725-43+21823×32÷8指名學生說說,然后計算出得數。

教師:像這樣,算式里只有加法和減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運算順序應該是怎樣的呢?請同桌相互討論討論,并用自己的話說說。指名說說運算順序。小結如果在一個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三、鞏固運用

1鋇7頁,練習一,第1題。先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2鋇7頁,練習一,第3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集體討論。

3鋇7頁,練習一,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一、復習鋪墊,引入新課。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5=

4.8+2.2= 3.5-2.1= 5.5+4= 19.5-0.5= 7.2+1.6=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對答案。

2.豎式板算:(每組叫一名同學上黑板算,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

4.89-2.64 3.61+1.37 7.75-6.35 2.82+3.17

點撥: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強調: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或減起。)

3、揭示: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的小數減法.

二、目標實施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為了促進你們健康成長,每學期我們都進行體檢,其中有一項是量體重。你知道你的體重是多少嗎?今天希望小學的孩子們也在量體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匯報:(笑笑體重38千克、淘氣體重45.2千克、丁丁體重33.4千克。)教師板書

3、根據情境圖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1、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淘氣比笑笑重多少千克? 3、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4、丁丁比淘氣輕多少千克? 5、笑笑比淘氣輕多少千克? 6、笑笑比丁丁重多少千克?7、淘氣和丁丁一貫共重多少千克?。)

下面我們試著解決兩個問題好嗎?

4、課件出示: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45.2-33.4= 為什么這樣列式?

(1)自主嘗試計算:

(2)交流匯報:

啟發(fā)學生思考:根據45.2-33.4這個算式,想:計算小數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師生共同小結

計算小數減法時,小數點要對齊即相同數位要對齊;十分位不夠減要從個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減.

(4)計算:23.5-16.8

(5)討論歸納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此處隱藏17851個字……明:“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笔箤W生初步體會計數單位按一定順序排列的作用。引出數位順序表后,通過說出北京市人口數中一些數字表示的含義體會“位值”的含義。

2、例2、例3:讀億以內的數。

教材的編排分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教學讀整萬的數,讓學生體會讀數的本質,第二個層次是教學讀一般的含兩級的數,總結讀數的方法。

例2的編排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fā)現整萬數的讀法的思路。第1個學生是遷移了“萬以內數的讀法”:也就是由高到低按順序把每個計數單位都讀了出來,這實際上也體現讀數的本質:就是讀出計數單位的個數。第2個學生則歸并了“萬”字,簡便了讀法。從而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簡潔,加深對萬級數的讀法的認識。此外,例2給出的4個數也很有代表性。

例3是教學讀含有兩級的數,第一個數沒有0,給出讀法;后邊兩個數,中間和末尾都有0,沒有給出讀法。特別是有關“0”的讀法。例3的數據的選擇也突出了讀數的重點和難點。

3、例4:寫數。

通過北京大鐘寺的永樂大鐘上鑄字的信息,引出寫數活動。對照數位順序表,出現4個不同的數。第一個給出了寫法,采用畫豎線的形式,凸現了先分級、再寫數的思路,其余3個則讓學生自己探究寫出??偨Y出寫數的方法。

4、例5:數的大小比較。

教材首先給出了20xx年6個國家到我國旅游的人數,為學生學習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提供了生動的學習資源。法則,重點突出了兩個方面:位數相同的情況和位數不同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大小比較。

5、例6:大數的改寫。

探討把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小精靈的話,則凸顯了把整萬數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意義和作用。

例題后面的“做一做”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一方面讓學生在“改寫”中深化對所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了解一些科普知識和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

6、例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學習將非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時,可舉一些實例說明近似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比如,用一個省或一個市的人口、全國小學生數、全國糧食產量等方面的實例,說明在實際生活中,一般沒必要十分精確地表示一個事物的量,常用近似數來表示。

7、數的產生。

教材通過圖文配合的方式,簡要地介紹了數的產生和數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出示實物記數、結繩記數、刻道記數3幅圖,展現了古人一一對應的記數方法。隨后簡要說明了數字產生的原由,并列舉了三種古代數字,體現了數字也是逐步發(fā)展和完善的,并通過小精靈的話說明了統一數字的必要性。

然后呈現了0~9的阿拉伯數字,并以首先通過小精靈的話說明了數字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數的產生和發(fā)展的認識。最后用簡練的文字揭示自然數的概念與特點,一方面對以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另一方面也為以后把數的范圍擴展到分數、小數做準備。

(二)十進制計數法

教材首先運用兩個實例,說明比億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凸顯學習更大的數的必要性。然后在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利用計數器數數,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十億”“百億”“千億”。此基礎上,“擴展”數位順序表,系統整理計數單位、數位、數級等知識,并概括出“十進制計數法”,并為億以上數的認識和讀、寫作好準備。

(三)億以上數的認識

1、例1:億以上數的讀法。

教材通過呈現地球不堪人口重負的畫面,讓學生在感受大數,學習億以上數的讀法的同時。提供了3個億以上的數。讓學生借助數位順序表把億以內數的讀法遷移到讀億以上的數之中。在讀法的總結上,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先分級,再讀數和重點關注“0”的讀法問題。

2、例2:億以上數的寫法。

教材結合數位順序表,呈現了1個整億數和兩個非整億數,讓學生通過思考與嘗試、討論與交流,自主遷移、探究寫法,并注意引導學生先分級,再按級寫。

“做一做”第2題采取題組形式,把個級數、整萬數、整億數對照編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分級寫數的特點,更好地掌握寫數方法。

3、例3:把整億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第一個呈現改寫結果,其余2個讓學生獨立完成,熟悉改寫的方法。

4、例4:非整億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數,再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所以這里用色塊和文字標注的形式說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個數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然后直接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下面的閱讀材料介紹了我國古代用算籌計數的方法,讓學生體會位值制,感受我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并由此了解數字“0”的產生,豐富對“0”的認識。

(四)計算工具的認識

實驗教材是放在“閱讀材料”里的,修訂教材把它作為了正式教學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和現狀,激發(fā)學生探究數學的欲望,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材用簡潔的文字與畫面揭示了計算工具的發(fā)展歷程:由兩千多年前的算籌到現在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讓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了人類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與發(fā)明,受到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在此基礎上,再引出對算盤和計算器的詳細介紹。

接下來教材說明了算盤發(fā)明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了解算盤在生活中的應用。接著呈現中國算盤和日本算盤的實物圖,讓學生感受算盤的影響和傳播的廣泛。最后,呈現了3幅直觀圖要求學生寫出算盤上表示的數,因為二年級已經學過用算盤記數,所以這里簡單回顧介紹一下即可。(見“算盤的數學文化”)

對于“計算器”的認識,通過呈現結賬這一情境,讓學生了解到計算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并說明計算器的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算得又對又快。然后呈現了計算器的實物圖,并標注了顯示屏及兩個功能鍵的名稱,其余鍵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則讓學生自己探索、交流。接下來的例1教學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基本的四則運算。教材呈現了加法計算的例子,減、乘、除法式題,則由學生自己嘗試操作。例2教學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通過計算探索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的能力。

“大數的認識”——數感的培養(yǎng)

  四、教學建議

本單元是小學生整數認識的最后階段,也是系統整理整數概念、讀寫法則等的過程。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yǎng)數感。

使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一是提供生活中大數運用的事例,突出學習大數的必要性;二是在具體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數。

2、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讓學生經歷“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大數的認識中,萬以上的數、計數單位、數位、數級、十進制計數法、大數的讀寫法則、近似數等,都是數學最基礎的知識。因此,必須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給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3、緊緊抓住數的分級,引導學生探索數的讀、寫方法。

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先看級再看位,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地讀、寫”的習慣。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5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被公侵犯,人妻久久精品久久伊人,人妻久久的视频,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亚洲无码av在线不卡,亚洲中文无码不卡av在线,国产真人做受无码在线观看,伊人天天久久大香线蕉AV色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