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文檔 > 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06-13 21:27:47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3篇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找出100以內的所有質數,能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會把自然數按約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3、經歷質數和合數的認識和辨別過程,培養(yǎng)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敢于探索科學之謎的精神,充分展示數學自身的魅力。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

2、初步學會準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

區(qū)分奇數、質數、偶數、合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你能正確求出1——20各數的因數嗎?

小組比一比,看誰列得快。教師指名匯報。

二、動手操作,制質數表。

(1)找因數。

觀察這些數的因數,如果按因數的個數,你認為可以怎樣分類?

動手給20以內的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填書P23。

觀察黑板上的三類數各有什么特點?

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叫做合數。

結合1——20各數,解釋一下什么是質數?什么是合數?[板書概念]

齊讀20以內的質數、合數。

問:最小的質數是幾?最小的合數是幾?

1是質數,還是合數呢?[板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如果把整數按自然數的個數來分類,可以分為幾類?哪幾類?再次強調: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要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關鍵是看什么?

你的學號是質數,還是合數?與同桌說一說,并互相判斷對錯。

P23做一做。獨立練習,全班交流檢查。

(2)找質數。

剛才我們已經找出了20以內的質數,那“73”它是不是質數。

要想馬上知道73是什么數還真不容易。如果有質數表可查就方便了。這表從哪來呢?

(教師出示百以內數表)這上面是1到100這100個數,它不是質數表,你們能不能想辦法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制成質數表?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師:對,逐個判斷比較麻煩,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地找出來?用排除法可以嗎?

因為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那么質數的倍數就都是合數,只要在數字表上依次劃出質數的倍數,剩下的就是質數了。

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在教材第24頁用排除法動手制作100以內的質數表,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一起把100以內的'質數讀一讀。

附:100以內質數順口溜

二、三、五、七、一十一

十三、十七、一十九

二三九、三一七

五三九、六一七

四一三七、七一三九

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練習鞏固:

完成練習四第1、2題。

四、課題小結:

這節(jié)課你在激烈的討論中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的與要求

1、使學生知道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也適用于整數和分數相乘,把分數乘法統(tǒng)一成一個法則。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2、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以前我們學習了分數的意義,下面請同學們看黑板上貼的長方形紙,涂色部分分別表示這張紙的幾分之幾?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繼續(xù)對它們進行操作,并引出新課

二、組織探究

1、教學例4 出現(xiàn)教材中的圖形

然后問:畫斜線部分是1/2 的幾分之幾?又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由此明確:1/2 的1/4 是1/8 ,1/2 的3/4 是3/8

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求1/2 的1/4 是多少,可以怎樣列式?

求1/2 的3/4 呢?

師問:你能列算式并看圖填寫出書中的結果嗎?

打開書p45完成

提示:根據填的結果各自想想怎樣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

學生進行討論得出:分數與分數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學例5

(1)讓學生說說23 ×15 和23 ×45 分別表示23 的幾分之幾?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結論計算這兩道題嗎?

學生試做

訂正完后問:你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呢?

(2)驗證比較

讓學生在自己準備的長方形紙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畫斜線表示23 的15 和23 的45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學困生進行指導

看看操作的結果與你計算的結果是否一致?

學生觀察比較

3、歸納總結

比較剛才計算的每個積的分子、分母與它的因數的分子分母,討論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得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三、練習

1、完成p46的試一試

提醒學生注意: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時,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在計算

通過交流進一步明確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四、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的推廣

同學們,下面著幾道題你回計算嗎?

出示:2/11 ×3=

4×5/6 =

請同學們先完成p46的填空,提醒學生把整數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來計算

討論: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嗎?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

明確:(1)整數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所以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也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

(2)實際計算時可以直接按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分數和整數相乘,而不必把整數改寫成分母是1的分數,這樣比較簡便

(3)也可以整數與分數直接進行約分后再計算。這樣更簡便

教師進行示范如p46

2、練習

完成p46的練一練

引導學生用直接約分的方法進行計算

五、綜合練習

1、做練習九的第1題

先在圖中畫一畫再列式計算

2、做練習九的第3題

說出錯的原因

3、做練習九的第4題

看誰算的最快

六、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七、作業(yè)

練習九的第2、5題

教后記:本課的目的是使學生知道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也適用于整數和分數相乘,把分數乘法統(tǒng)一成一個法則,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具_到教學要求。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比例的判斷。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景影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根據下面各題,先口答列式及得數,后說數量關系式。

1、 一列火車2 小時行駛25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 一種布,買3米共要27元,平均每米布多少元?

3、 某印刷廠5天生產2.5萬本練習冊,平均每天生產多少萬本練習冊?

師據學生回答板書如下:

路程/時間=速度 總價/數量=單價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二、引新

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如上面這些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單價、數量和總價的關系,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的關系等?,F(xiàn)在我們進一步來研究這些數量關系中的一些特征。如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有什么關系?或者時間一定,路程和速度之間有什么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正比例的意義。(板書)

三、新授

1、 教學例1。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時間(時) 1 2 3 4 5 6 7 8

路程(千米)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1) 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據。

(2) 邊觀察邊思考下面問題:

(1) 表中有哪幾種量?這兩促量有沒有關系?

(2) 這兩種量是怎樣設化的?(路程是隨著時間的變化頁變化。時間擴大,路程也隨著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著縮小。)

(3) 引導學生分析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

(1)從表內找出幾組相對應的兩個數,求出比值,再比較比值的大小。指名口答,師板書:

90/1=90 360/4=90 540/6=90

(2)從下面的比式中,你能不能找出變化規(guī)律?這個90實際上就是這列火車的什么?(速度)

(3)師: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式子表示

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4) 小結。

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間擴大,路程隨著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著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guī)律是: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的。

2、 教學例2

(1)出示例2,在布店的柜臺上,有像下面一張寫著某種花布的米數和總價的表。

數量(米) 1 2 34 5 6 7

總價(元)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2)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的數據。

(3) 回答下面風個問題:

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有關系嗎?為什么?

這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

它們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

相對應的總價和米數的比各是多少?比值是多少?比較這些比值的大小,相等嗎?這個比值實際上就是花布的什么?

(4) 小結。

花布的米和總價也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總價是隨著米數的變化而變化的。米數擴大,總價也隨著擴大;米數縮小,總價隨著縮小。它們擴大,縮小的規(guī)律是:總價和米數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3、 概括正比例的意義及關系式。

(1) 比較上面的例1和例2,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2) 判斷成正比例量的方法:是什么?

(3) 師:例1中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比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保持一定。年以,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大家想一想:在例2中,有哪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為什么?

(4) 概括關系式:

Y/X=K(一定)

4、 教學例3。

出示例3

師:大家能不能根據上面的判斷成正比例量的方法說說?指名口述、師幫助糾正。關系式是:總重量/袋數=每袋面粉重量(一定)

5、 小結。

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鍵是看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是否一定,如果比值一定,那么這兩種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

四、鞏固練習

第13頁做一做

五、 總結。

1、 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

2、 怎樣判斷兩種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六、 作業(yè): 完成練習六第1-3題。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3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被公侵犯,人妻久久精品久久伊人,人妻久久的视频,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亚洲无码av在线不卡,亚洲中文无码不卡av在线,国产真人做受无码在线观看,伊人天天久久大香线蕉AV色 亚太影院 柯西贝尔-游戏赚网